新闻动态>>详细内容
唤醒“”奢侈品"——威海卫锡镶壶的记忆发布时间:2020-04-10![]() 威海锡镶壶,这个威海人非常熟悉的百年老物件,因为缺少当年史志资料,加上制作工艺和历史渊源出现了断代式缺失,造成多少年以来很少有人能真正了解它的收藏价值和“中欧混血”的内在潜质以及在国际收藏界的贵族身份。 近几年来,随着国际网络的不断健全,国际物流体系的建立,威海锡镶工艺分会经过多方搜集、挖掘,通过世界各国收藏家收藏的威海锡镶藏品中,证实了在一百年前威海锡镶壶在国际市场上的“奢侈品”地位,为弘扬威海锡镶文化开启了一条闪光之路。 一、 价格之高让人震惊 威海藏友徐健恒收藏了一套5件套的 “和成”款(hor chung)锡镶壶(参照图一)和当年那套壶的发票(参照图二),发票中有收货时间“1924 7th June”
(1924年6月7日),价格
“$16”(16大洋,当时在威海的流通货币是墨西哥鹰币和大洋,这两种货币等值)。1925年,上海某纺织厂一位熟练技术女工的月工资在30块大洋。这种技术工种放在现在可以算是某些电子厂的技术工程师级别。月薪在1.5万到2万之间。按照工资的价格比照,一块大洋价格在5000到6600元人民币之间,所以一套锡镶壶5件套是80000至105600人民币之间。这套宝贵的历史史料终于“认证”了威海锡镶壶当年天价的传说。 二、 锡镶壶的广告文书是官员书写,可见政府重视程度 笔者收藏了一套四件套的“和成”锡镶壶和一张1914年纸质广告(参图三),这张广告由威海卫首任英国文职行政长官骆克哈特手写的,而且亲自签字。这是骆克哈特在威海卫期间(在威海卫任职12年)有据可查的唯一一件具有文书性质的广告。![]() 三、
出口流传国别之多,超出人们的想象
目前威海市博物馆、威海市文化馆和威海民间收藏爱好者的藏品达480件之多,集中来自于英国、美国、丹麦、德国、荷兰、意大利、日本、挪威、瑞典、澳大利亚、芬兰、中国香港等地。由此可以认证当时威海锡镶壶远销世界各国(参笔者收藏的1986年7月《山东省威海港志》),产品“蜚声海内外”的评价是确切无疑的。
四、
保留之完整,证实了威海锡镶壶“奢侈品”地位
从收藏的藏品中可以看出,98%以上的物件没有使用过,保存的非常完整。就锡镶壶在国外为什么百年保存如此完整的问题,笔者多次与美国洛杉矶中国收藏协会理事张乐平先生请教,并经与国外藏家了解后得知,当年的锡镶壶并非使用器皿,更非工艺品,而是显示身份、地位和实力的
“奢侈品”。
五、
用料考究、工艺精美
威海锡镶壶之所以蜚声海内外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壶料是正宗中国宜兴老料紫砂烧制而成的紫砂壶和中国景德镇天然黏土、长石和石英为原料烧制而成瓷器为壶体。使用锡是中国云南省个旧市的锡,经过香港加工后成顶级“侧面光”锡料,通过外轮进口到威海;二是锡镶壶模具用料讲究。锡镶壶模具材料是采用中国两大明砚之一易砚石料,“易”砚指河北省易水砚。而模具恰恰就是选用的易砚石料雕刻而成,用易砚做出来的模具细腻清秀,是其它原料无法替代的。尽管如此,当锡达到熔点231.89度后,高温造成一块模具最多只能用200次左右就产生开裂,由此可知它的成本之高;三是模具雕刻复杂。原威海工艺品厂锡镶壶模具雕刻师王廷云曾讲述了模具的雕刻过程。易砚石料非常坚硬,雕刻起来难度很大,力量小了雕不动,力量大了就出现“飞刀”,稍微不慎就划出一道口子,模具就作废了。所以一位熟练的模具工即要懂设计、有技术还要有臂力,即便是这样熟练工一个月只能雕刻出两件锡镶壶精品模具,因此,这种匠人的人力成本很高。在当年物流高度不发达时期,易砚石料都是靠人力从848公里外的河北省易县背过来的(一次最多20块石料),物流成本也加大了模具的成本;四是錾工技术娴熟。一直从事锡镶壶制作几十年的工匠、威海金镶玉工艺品有限公司李江玉总经理曾经讲过,早期一把锡镶壶(参照图四)錾工工艺,需要錾工师傅用小锤敲打4926下才能完成该工艺流程,就是因为这自然灵动、纹理秀美和结构细腻的“錾龙”工艺,才使锡镶壶的“像素”变为“特高清”;五是打磨工艺光到极致。锡镶壶最后打磨的材料是用东北野生“木泽草”,这种草打磨出来的产品即平又亮,尽显锡镶壶高贵的“亚光”效果。就是因为这一道道工序、一点点的精益求精,经过千锤百錾才锻造出了精美的威海卫锡镶壶。![]() 六、历史造就了华夏工艺奇葩威海锡镶壶 锡镶壶是处于十八世纪欧洲中国热(参由许明龙著,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欧洲世纪“中国热”》)和十九世纪欧洲“新艺术运动”(参由苏州大学耿孝臣撰写的《山东威海锡镶艺术研究》第8页)的交汇期间的产品。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和欧洲“新艺术运动”的思潮在那个广泛的国际设计运动时代中产生了高度的融合,诞生了威海锡镶工艺这个带有中西文化血统的“混血儿”,从此威海锡镶成了当时高度发达的西方社会达官贵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威海卫从此成为中国最大的锡镶工艺生产销售中心
(参由高博达主播,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发行的《中国锡壶》第33页)。 回顾一百多年来,威海锡镶壶是中国匠人精神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传播者和见证者,因此它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千年不变、万年不腐的高贵“奢侈品”,是刻有中国“威海卫”名签第一次出现在英文地域“WEIHAIWEI”的划时代意义的文物,作为威海人应为拥有这样的文化使者而骄傲,威海市文化交流协会锡镶工艺分会为能唤醒百年锡镶的技艺,为能开展
“让百年锡镶壶回家(威海卫)”, 让百年锡镶活起来活动而自豪。也期盼这个在国际上锡镶工艺领域的“领军者”及早进入世界非遗的殿堂。 威海市文化交流协会锡镶工艺分会张进武 二〇二〇年三月十一日 |